返回日照人才网首页 咱日照自己的招聘网站!
个人登录 企业登录
客服微信:13252118 客服电话:0633-6334156
首页    |    找工作    |    聘人才    |    职业指导    |    教育培训    |    会员中心 分站:莒县  五莲县  岚山区  开发区
校园招聘:大学生谨防合同“猫腻”
2011/3/14  来源:云南日报网
又是一年一度大学毕业生求职及用人单位“校园招聘”的高峰期。因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,加上缺乏相关经验与知识,大学生们面对招聘往往是眼花缭乱,而一些用人单位却乘机以非劳动合同代替劳动合同,玩猫腻规避自身的法定义务。

应聘登记表不等于劳动合同

【案例】去年5月8日,一家公司来到欧阳萍所在的大学招聘文秘,欧阳萍觉得该工作很适合自己,遂根据招聘人员要求填写了应聘登记表,三天后,公司电话通知欧阳萍被录用了。5月15日,欧阳萍即正式进入公司上班,谁知仅过了两个月,因公司领导私下想用亲戚替换她,要欧阳萍走人。欧阳萍认为公司并不具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,愤然提起了诉讼。

【点评】法院并没有判令公司留下欧阳萍,因为虽然有着应聘登记表,但公司与欧阳萍之间并没有劳动合同。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、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。而应聘登记表只是公司为了了解欧阳萍情况的一种途径,其内容亦仅仅涉及有关欧阳萍年龄、性别、爱好、专业、特长、家庭住址、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,可这些不是劳动合同成立的有效要件,更不等于公司与欧阳萍就劳动用工事宜达成了合意,因而不能认为是劳动合同。

录用通知书不等于劳动合同

【案例】去年6月,李欣在校园招聘中经过选拔,被一家公司录用后,公司向李欣发放了一张录用通知书,其中标注了她的工作岗位、工资报酬、岗位要求等内容。一周后,李欣持录用通知书到公司上岗。不料,一个月后,公司却要李欣离开。李欣认为,自己所持公司的录用通知书,涵盖了劳动合同所需的内容,其效力等同于劳动合同,遂请法院判令公司收回成命。

【点评】 法院驳回了李欣的诉讼请求。录用通知书和劳动合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,用人单位在招聘和录用员工时,录用通知书与劳动合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。录用通知书是用人单位想与特定对象建立劳动关系的单方意思表示,劳动合同则表明彼此已经确立劳动关系。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出录用通知书后,如果劳动者同意入职,应当签订正式劳动合同;如果劳动者不同意入职,则录用通知书自然失效。在录用通知书与劳动合同的约定有冲突时,应当以劳动合同的约定为依据。

单位工作证不等于劳动合同

【案例】去年7月,李兰在校园招聘中被一家公司录为产品推销员。双方约定:公司只是根据李兰完成所推销产品价款的15%计发报酬,不再承担其它任何费用及福利;李兰独立完成工作,自主决定工作时间、推销对象、销售数额等,公司不对推销的具体行为实施管理、指挥、监督、考核。为便于李兰开展工作,公司为其制作了工作证。4个月后,李兰在推销产品时,不幸因车祸导致八级伤残。不久,因李兰要求公司按工伤处理未果而成讼。

【点评】法院并未判决公司对李兰按工伤处理。李兰和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,是认定工伤的焦点与基本前提。本案中,虽然李兰有着公司的工作证,但并不能认定彼此存在劳动关系:证明劳动关系的凭证是劳动合同,劳动合同反映着合同期限、工作内容和社会保险和职业危害防护等内容。而工作证是工作上的证明,相当于工作时身份关系的介绍,并不具备劳动合同的功能。
    免责声明:本网站转发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日照人才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收费标准     付款方式     法律声明     关于我们     常见问题     联系我们
日照人才网24小时服务热线:0633-6334156,客服微信号:13252118,了解更多日照招聘信息,欢迎登陆日照人才网!
日照人才网版权所有© 2005-2025,本网站所有招聘信息,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法律顾问:山东贤合律师事务所 贾春雷律师
鲁ICP备06037740号-1